当前位置: 沛县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 > 曾国藩德政碑

基本资料

名称: 曾国藩德政碑

类型: 石窟寺及石刻

级别: 未定级

区县: 沛县

地点: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五段镇五段村

时代: 民国

文物简介

    曾国藩德政碑为民国时期所立,位于徐州市沛县五段镇五段村。处五段镇中心地带,碑西侧三七路,南为旅游通道,东面紧靠池塘,北是居民村庄。此地为沛县东南部,东临微山湖,属微山湖泛区,复涨为湖,冬涸为田。系黄河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,已形成排灌自如的水网体系。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,水陆交通均很便利,自然资源较丰富,种植业以水稻为主,渔产品亦很丰富。有“沛县麦仓”之誉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,气候温和,空气清新。自咸丰五年(1855),鲁西南灾民迁居沛境沿湖地区定居后,就与沛民因争种湖田形成势不两立的争斗局面。械斗事件屡有发生,死伤惨重。咸丰十年,因争夺湖田,沛民先打死团民2人,岳团民竟杀沛民20余人,官府出面镇压,事态才得以控制。同治元年(1862),“客民”在唐团边外占种耕地,设立新团,屡与沛民械斗。到同治三年,竟发展成团民攻破刘寨连杀沛民数十人的事件。后经徐州官府派兵捕办,平毁新团,才制止这场动乱。在长期的纠纷中,沛原住居民曾多方诉讼,直至告到北京,清同治皇帝交两江总督曾国藩查办,纠纷一度平息。1865年9月,曾国藩领旨全权处理沛境民团案,采取安抚政策,使民团得以安定。当时规定沛民与“客民”以大边(湖堤)为界,形成双方长期互不往来的局面。民团为感谢曾国藩恩德,1915年勒制功德碑,立于五段村。碑高2.75年,宽0.71米,厚0.27米,碑座高0.36.宽0.14米,厚0.77米,碑文4行,满行89字,楷体,落款全团绅民敬颂。为保持原碑,当地政府特建三碑亭公园将碑移入保护,同立的还有一块序文碑及于兆棠碑,公园绿化环境较好。
沛县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 版权所有    访问量:329948